文 / 9C资本力 周永信
自从2009年开始,就有本土的VC/PE机构,发起募集离岸的美元基金。后来陆陆续续的,不断的有人加入这个行列。
那一家本土的VC/PE机构,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人民币基金之后,还需要再费力的去募集设立离岸的美元基金吗?
答案是需要。
尽管这件事做起来难度很大。但从长远来看,这恐怕是本土VC/PE以后的必经之路。一家想要长久发展的机构,是必须要走这一步的。
之所以这么说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,国内和海外的IPO形势变幻不定,本土VC/PE必须要两条腿走路。
话说2000年前后,美元基金进入中国。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国内的创投行业,都被它们所主导。尽管也有不少的本土VC/PE出现,但总体来讲,是无法与美元基金相匹敌的。
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,则开启了一个本土VC/PE的大发展时期。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,在缔造了大量造富奇迹的同时,也成就了一大批的本土VC/PE机构。
可这样的好戏,美元基金是参与不了的,只能看着干瞪眼。
但随后,美元基金们便纷纷着手设立了自己的人民币基金。
风水轮流转。
2012年11月,国内IPO暂停了,一停就是14个月。
作为以IPO为首选和主要退出渠道的本土VC/PE来说,这种事情的影响是巨大的。因为,这意味着自己的退路阻断了。
眼看着基金的存续期就要到期了,可手里的项目卡在那儿,根本退不出来。项目不能退出,就没有业绩,没有业绩,如何募集下一期的基金?募集不来基金,以后在这个行业还怎么混?
尽管当时,有不少本土VC/PE机构的项目,以并购的方式实现了退出,但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与此同时,美元基金则是另一番景象。
当时,中概股的危机已经淡化了许多。多个美元基金投资的项目,在纳斯达克实现了IPO。美元基金们借其势,一举募集了多支新基金。
有了新基金,就可以不断的再投新项目,并且能在对手还没有募集到新基金时,抢下很多好项目。然后,一步领先,步步领先,实现良性循环。
这就是资本市场。你不能设想国内A股一直向好,也不能指望海外的中概股一直受欢迎,更不能奢望犀利的浑水们,会突然歇了业。
比较稳妥的做法是,内外两个市场都做,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。
所以2014年以来,已经有多家本土知名VC/PE机构,开始募集或计划募集美元基金。这么做的,都是做的非常好的一些机构。他们有这种意识、眼光,也有勇于开拓的精神。
除了要实现两条腿走路以外,有些机构募集设立离岸美元基金,可能还出于以下考虑:
1、增加募资范围;
2、国际化;
3、提前积累美元基金运作经验及业绩;
4、投资离岸架构的项目;
5、解决基金存续期与项目发展时间的矛盾;
6、计划重点投资TMT项目。
尽管募集设立美元基金有以上的必要性,但无疑这种开拓是很难的,这也是大部分本土VC/PE机构没有这么做的原因。
而已经这么做的机构,无疑将建立起自己的独特优势。
与没有美元基金的本土VC/PE相比,他们多了一种投资模式、路径和工具。与纯美元的基金相比,他们又更懂中国市场。
或许,以后引领中国VC/PE市场的,将是这样的一批机构。
关于作者:周永信,9C资本力创始人、律师,著有《左手企业经营 右手资本运作》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