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9C资本力 周永信
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,分别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。而中国的企业家和以美元基金为背景的投资人,就像两个高明的玩家,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游戏场之间,找到了一种巧妙的跨界方式,玩了一个跨越中美的资本游戏。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海外上市,这种跨界方式叫做VIE。
话说当初,我国为发展经济,大力欢迎外商投资。但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,对某些敏感领域,是限制甚至禁止外商介入的,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领域。
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,前期主要是烧钱,后期才能盈利,尤其在2000年左右那段互联网泡沫的时期。对这样的企业,国内的银行是不待见的。看不见盈利,又提供不了担保,银行是不肯承担这种风险的。
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又需要钱,不然就无法生存,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,怎么办?
国内融不到钱,那就只好转向国外了。巧的是,还真有一些外资看好国内的互联网企业,希望入股。于是双方经过讨价还价,终于达成了投资协议。
但是问题出现了。
1999年,新浪筹划海外上市。当年9月底,时任信产部部长吴基传,在一次讲话中认定互联网内容服务(ICP)为电信增值服务,根据中国的政策法规,这块不允许外资进入!
不允许外资进入,融资就会泡了汤,企业也会因为资金枯竭而倒闭,怎么办?
你不得不佩服当时人们的创造力!
新浪很快便提交了一份重组方案,将原有的ICP业务、资产从原母体四通利方剥离出来,成立全新的纯内资公司。剥离后,两家纯内资的公司不参与上市,仅把四通利方拿去上市。但是,四通利方和这两家公司签订了软件技术服务、顾问服务、股权质押等一系列控制协议。
这就是大名鼎鼎的VIE,俗称新浪架构,或者叫协议控制。
根据该架构,投资人并不持有企业的股份,只是通过一系列协议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和利益转移。从国内的法律来看,外资并没有成为企业的股东,所以并不构成“对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领域的投资”,并不违反中国的法律。而从拟上市的美国的法律来看,这种架构,能够将国内企业的利润并入在国外上市企业的报表(会专门在国外设立上市主体公司,全资持有与国内企业有协议控制关系的外商投资企业),也是符合美国法律的。
这样,一个跨越中美的资本链条就形成了。使用此模式,国内的企业能够顺利融资;而国外的投资人,也能间接实现对国内限制或禁止领域企业的投资,并能实现海外的上市。而国家呢,也发展了互联网经济。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。
正因为VIE实现了多赢,所以自它被发明出来,就一直被后来需要融资和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所沿用,但也仅限于互联网企业。
直到,2006年8月8日……
关于作者:周永信,9C资本力创始人、律师,著有《左手企业经营 右手资本运作》一书。